2020年7月10日下午,山東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與濟南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聯合舉辦“刑事檢察制度革新熱點問題研討會”。本次會議通過騰訊會議直播平台圍繞“案-件比”辦案質量評價體系與不起訴典型案例進行了研討。刑事司法學院張愛豔教授與濟南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趙偉副主任擔任主持人,楊曉靜教授、魏黎明副教授、辛科副教授、劉偉副教授、胡印富博士以和濟南市人民檢察院的部门檢察官出席會議。此次研討會使老師們了解到司法實務中的疑難及前沿問題,也爲以後的教學及科研事情提供了豐富素材。
“案-件比”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全新辦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是辦案環節質量效率效果的直觀反映,關系到當事人對司法機關辦案水平和效率的切身感受。楊曉靜教授提出“案-件比”的適用應建设在保證案件質量的基礎之上,在降低“案-件比”舉措方面,應根據案件的差异類型區分對待,不能爲了降比而刻意減少訴訟流程。魏黎明副教授針對降低“案-件比”的具體措施發表意見,提出應全面落實檢察機關的执法監督職能,加強證據意識,促進司法機關之間以及司法機關與案件當事人之間的溝通。辛科副教授指出,“案-件比”不能爲了降低而降低,案件的質量才是應該放在第一位的,同時提議梳理差异類型案件中“案-件比”的具體數據,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接纳降比措施。劉偉副教授從“案-件比”的邏輯基礎、適用風險以及實踐路徑三個層面對“案-件比”創新機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胡印富博士認爲,在保證查找一案多件的原因,提高“案-件比”創新事情的針對性這一前提下,從促進公檢事情銜接、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健全不起訴機制、充实發揮專家論證優勢這四個方面入手,綜合推進“案-件比”創新機制的開展。與會專家學者還圍繞一起破壞生産經營不起訴案,從案件事實認定、执法適用、證據補充等角度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主持人張愛豔教授進行了總結發言,感謝與會專家學者的積極支持及參與,並對“案-件比”創新機制的事情思路提出了具體建議:應充实發揮捕訴一體化的優勢,合理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以及簡易速裁法式,加強执法文書的釋法說理,公檢法機關相互配合、配合努力才气更好地降低“案-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