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下午,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理事、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嶽海濤教授做客山東政法學院美育大講壇,爲我校師生講述西方傳統油畫發展曆程及名家作品。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副院長常洪衛副教授主持講座。
嶽海濤教授現爲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理事,山東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油畫學會理事。
嶽海濤教授圍繞“西方傳統油畫的發展”這一主題,展示了歐洲中世紀時期、文藝複興時期、巴洛克時期三個階段差异畫家的代表作品。如喬托的《逃亡埃及》,波提切利的《春》,倫勃朗的《夜訓》等。“從油畫的演變當中可以發現,歐洲人文主義影響力在不斷壯大,這也是人性覺醒的過程。”嶽海濤教授談道:“差异時期的油畫具有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同時又飽含著作家的個人情感。”
講座中,嶽海濤教授通過講述油畫背後的故事,帶領現場師生體會創作者的藝術情感。隨後,嶽海濤教授就“當代傳媒學子如何對待藝術創作”這一問題與在場師生進行交流。他体现:“繪畫與傳媒有許多相通之處,希望同學們在學習傳媒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培養生活情趣,激發藝術創作的熱情和興趣。”
講座結束後,傳媒學院教師韓冰對講座進行了總結。他指出,西方傳統油畫是曆史與藝術的結晶,是流動的史詩,作爲傳媒學子,既要在感受雅致藝術中培養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更要學會在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充实挖掘自身潛力,提升創作水平。